1
什么是恋童癖
恋童癖是性偏好障碍的一种。
对青春期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如存在持久的性意图,进行性幻想,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
恋童癖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同性恋童癖、异性恋童癖以及双性恋童癖;也可以分为家庭内恋童癖和家庭外恋童癖,前者针对家庭成员,后者也针对非家庭成员。
恋童癖多见于男性。
2
为什么会出现恋童癖
第一个原因是恋童癖认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都是有敌意的,获得安全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性虐待去控制儿童。
第二个原因是恋童癖认为成人是有敌意的,而孩子是能真正接受自己并爱自己的性伴侣。由于性侵犯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恋童癖会把行为归罪于儿童、环境压力以及毒品或酒精的作用,例如认为是儿童激发起了自己的性欲;与儿童发生性行为不会对儿童造成持久伤害。
第三个原因是恋童癖者本人在儿童时期遭受到性虐待会使当事人成年后对成人缺乏兴趣,转而把儿童当作性对象。并且对儿童进行性侵害也是对抗早期不愉快经历的一种方式。
3
恋童癖的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诊断。DSM-5诊断标准如下:
1.患者的表现为以青春期前儿童(年龄小于13岁)作为性对象,激起个体反复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2.个体实施了这些性冲动,或这些性冲动或性幻想引起显著地痛苦或人际交往困难。
3.患者年龄须≥16岁,患者与受害儿童的年龄差距≥5岁。
4
恋童癖的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药物治疗也常常配合心理治疗:使用一些降低性欲的药物和方法,例如采用降低睾丸激素的药物,使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
5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被恋童癖侵害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拒绝侵犯,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有更多的恋童癖出现,女宝宝男宝宝都是一样的。性别教育,是启发孩子保护自己的重要教育,在这个方面学校和家庭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2岁半到3岁左右,孩子会逐渐明白“男女有别”,形成对自己第一性征的认同。在整个性别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还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家长与老师要去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的差别还有恰当的性别教育。不能以孩子年龄小,就模糊孩子的性别教育;更不能为了省事,就让孩子一直穿开裆裤,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让孩子没有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意识。要告诉他,男女有别,自己的隐私部位不可被人轻易触摸。就算是成年人也是不能随意触摸他身体的隐私部位。
面对不安全的抚摸,以及不想要的抚摸,孩子可以拒绝说“不”。
被人非法抚摸之后,不是孩子的错,是那个坏人的错,孩子一定要说出来寻求帮助。
广为流传的英国《儿童十大宣言》中有很多条都值得借鉴: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广为流传的英国《儿童十大宣言》中有很多条都值得借鉴: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另外家长还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针对儿童性教育的童书,来帮助自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如《我从哪里来》、《可爱的身体》、《不要随便摸我》、《乳房的故事》、《小威向前冲》、《男生女生不一样》等等。
愿孩子们远离这些禽兽!
有本事冲我来啊!
本文部分资料引用自:
https://www.sohu.com/a/160443524_28337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