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利伟在太空听到敲门声,13年后谜底被揭开,多亏当时冷静

微软365企业版 2025-10-17 17:55:40 admin

杨利伟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与团队成员分享,并且心里一直有一个未解的谜团——他在太空中听到的那神秘“敲门声”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利伟于1965年6月21日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绥中县。那时,没人能预见到,这个普通的小男孩未来会成为中国的首位航天员,成为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在杨利伟成长的年代,人们怀揣着质朴的理想,心中充满了为国奉献、建设祖国的梦想。那个时代,孩子们对未来的设想大多非常朴实,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说要成为明星或富翁。大多数孩子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成为军人,为国家作贡献,杨利伟小时候也不例外。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部队,并举办慰问演出。杨利伟参与演出的节目叫《小小飞行员》。演出结束后,穿着飞行员服装的小演员们被带到机场参观飞机。看着飞机从机场起飞,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中,又在飞行员的操作下安全着陆,杨利伟心中充满了激动与羡慕。那一刻,飞天的梦想在他心中深深扎根。这些飞行员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回想起那个情景,杨利伟常常在心中默默鼓励自己,期望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飞上蓝天。

1983年初,年仅18岁的杨利伟参加了绥中县的招飞选拔,开始了他的飞行员之路。在初选面试时,负责面试的领导对杨利伟的表现非常满意。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道:“看上去身高体重都合适,完全符合要求。”这句话让杨利伟充满了信心,觉得自己进入选拔的机会大大增加。果然,绥中县最终录取了五名飞行员,杨利伟名列其中。

同年,杨利伟进入了保定市空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1987年,他顺利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歼击机部队,成为一名飞行员。从那时起,杨利伟开始了自己的飞行员生涯。当时,他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每天在蓝天中训练,执行任务,直到退役。他从未想过,未来不仅仅是飞行员,更有一天,他会突破大气层,飞向广阔的太空。

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四年后的1996年,航天员选拔工作开始了。选拔对象首先从中国空军的现役飞行员中挑选,因为飞行员的训练和航天员的要求有许多相似之处。飞行员不仅要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必须具有极高的应变能力,航天员的要求与此高度吻合。

在初步筛选时,全空军只有大约1500名飞行员符合航天员选拔的基本条件。在经过档案审查、初选、盲审和体检等层层选拔后,最终只剩下40人符合严格的标准。而这40名飞行员,最终要送往北京航天医学工程学院,接受航天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检查。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杨利伟和其他13名飞行员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他们的身份变得异常神秘,航天员的选拔、训练甚至任务执行等许多工作,都是严格保密的。杨利伟和其他13名航天员,都是经过了千挑万选的佼佼者,他们的成长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与付出。

杨利伟回忆起航天员的训练时曾说,当时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航天员的训练几乎是从零开始。所有的理论课程、技能训练,标准一度模糊,因此,训练要求严格且难度极大。航天员的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航天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极限体能的训练。航天员必须掌握30多门课程,从高等数学、力学基础到航天医学等,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

在技能训练方面,航天员要进行极限耐力的测试,尤其是超重耐力训练。飞行员需要在离心机上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而普通人最多只能忍受3到4倍。尽管训练艰难,但杨利伟与同伴们都毫不退缩,每个人都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终,所有的14名航天员都顺利通过了训练评估,杨利伟更是取得了综合成绩的第一名。

与此同时,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四艘无人神州飞船,逐步改进技术,直到神州五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进行载人航天的能力。2003年9月,经过严格选拔,杨利伟、翟志刚和聂海胜被确定为神州五号的飞行员,开始最后的强化训练。

进入10月后,杨利伟顺利完成了飞行程序的五次考核,获得了执行首次太空飞行任务的机会。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成功发射,而直到10月14日晚上,杨利伟才得知自己将亲自执行任务。尽管如此,他心态平稳,早已做好了飞天的准备。

在飞船准备起飞时,杨利伟站在飞船舱内,听着倒计时的声音响起,情不自禁地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他的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忠诚与决心,这是对祖国、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完成使命的坚定信念。

飞船突破大气层,飞向浩瀚的太空,杨利伟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除去必要的任务工作,他始终专注于窗外的美景。特别是当飞船飞过中国时,杨利伟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他注意到,从太空中无法看清地面上的建筑物,只有在夜晚时,才会看到城市群发出的微弱红光。他还发现,太空中飘浮着一些类似棉絮的物质,有的像指甲盖般大,有的像米粒。他推测这些应该是灰尘或太空垃圾,这也说明,太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纯净无暇。

最令杨利伟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太空中听到的那个神秘“咚咚”声。这个声音似乎来自飞船外部,但又没有任何外部来源。经过仔细聆听和分析,这个声音并非来自飞船内部,也无法通过太空的真空环境传播。然而每当这个声音响起,杨利伟就会不自觉地趴到舷窗上努力向外张望,但始终什么都没有看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LED 色温是多少?

脑电图怎么检查

MTP USB驱动常见问题:设备连接电脑后无法识别,提示驱动安装失败怎么办?